苏霍姆林斯基指出:"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。"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,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。
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。
然而在教育中,由于"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"古训的浸淫,由于过分强调教师职业的高尚和社会地位的崇高,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存在与尊严。我们的学生在管卡压中慢慢地失去个性,变成温驯的小绵羊。很少有人意识到,扼杀学生的尊严与个性是一种高昂的代价。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,大多数都是持"你办事,我放心"的心态�"要打要骂随你便"。由此产生教师批评学生的方式语言常有惊人的一致性,也可算作职业语言了吧。
当然,教师批评的方式和程度也有差别和差异。跟带兵打仗的将领一样,各有各的绝招。教师批评起学生来,大多是习惯性地居高临下,既不讲平等,更不讲民主。甚而有时连理也不讲,只要本着"我是对你好,对你负责"就理直气壮,学生表面上不顶撞,心里却一百个不服,批评取得的效益只能是零,甚至是负数。曾有学生给老师建议里就有一条:老师,请你不要把我们当敌人!这值得每位教师深思。
因此,作为一名教师要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语言修养。
一、教师语言应具有纯洁性。
教师的语言要纯洁、文明、健康。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其为人师表的重要因素,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和审美修养产生极大影响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:"对语言美的敏感性,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
巨大力量。这种敏感性,是人的文明的一个源泉所在。因此,要启迪学生心灵,陶冶学生情操,教师就要用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学生心弦,给学生以美的享受,使其形成纯洁、文明、健康的心灵世界。
二、教师语言应具有准确性。
教师的语言要准确、鲜明、简练。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,才能够像春雨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,
同时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学的知识一道带进去。
三、教师语言应具有激励性。
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,它的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、诚恳和富于激励性。因此,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,使
"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",从而"打动学生的心,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,受到强烈的感染"。据说鲁迅先生讲课的声音并不抑扬顿挫,也不慷慨激昂,但他的每句话,每个字都充满着感情的魅力,使学生觉得意味深长,引人入胜,使每一个接近过他的学生都感到有一种信念的力量浸透在自己心里。
四、教师语言应具有启发性。
教师的语言要含蓄、幽默、富于启发性。教师如果言语丰富,措辞优美,含蓄幽默,富有魅力,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和氛围之中,学生就会心情愉快,兴味盎然,思维敏捷,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。
教师工作是创造性的劳动,在教师劳动的每一领域,都需伴有取得沟通教育对象心灵最佳效益的语言,所以说语言是一门科学,更是一门艺术。
|